|
||||||||||
|
![]() 2018年7月17日,总裁赵旭州为甘肃建投控股集团物流园项目进行远程战略指导会议 ![]() 2018年6月20日,总裁赵旭州为江苏盐城广益来综合体项目进行战略定位汇报会议 ![]() 2018年5月11日,总裁赵旭州为江苏盐城广益来综合体项目进行战略诊断与指导会议 ![]() 2018年4月11日,总裁赵旭州为湖南永州物流园用地项目进行定位诊断与战略谋划 ![]() 2018年3月15日,总裁赵旭州与唐山古冶区区长张雪梅进行特色商业小镇项目战略指导会议 ![]() 2018年3月14日,总裁赵旭州与清华建筑设计院进行第一城 • 后时尚小镇项目建筑规划设计指导会 ![]() 2018年2月1日谋划诊断际华国际三五三九鞋厂文创园定位 ![]() 2018年1月22日谋划指导商丘豫东国际食品城项目 ![]() 2017年12月28日赵总裁与万达前副总裁陈平进行行业深度探讨与交流 ![]() 2017年11月19日,总裁赵旭州出席安徽阜阳国际服装城招商发布会并作招商动员演讲 ![]() 2017年11月4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与新疆富美集团高层领导就富美国际家居建材城2期项目的战略定位召开工作会议并作详细汇报演讲 ![]() 2017年11月3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与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昌吉农业局、建设局、房管局、财务局等部门重要领导召开园区战略规划会议 ![]() 2017年11月2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考察新疆伊犁新月湾家居建材市场项目并进行战略定位指导 ![]() 2017年10月31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赴新疆伊犁考察亚中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项目并进行市场运营系统指导 ![]() 2017年10月30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考察霍尔果斯国际物流园、国际客运中心、南部联检楼等大型不动产项目并进行战略定位指导会谈 ![]() 2017年10月24日,总裁赵旭州应郴州市鼎成置业有限公司之邀,实地考察智付•星云汇项目并进行战略定位谋划指导 ![]() 2017年9月23日,湖北十堰金港商谷项目全国招商大会隆重举办,国际国内100余家品牌商赴会参加 ![]() 2017年9月10日,盛世国际“淄博印象美食城”选铺签约活动火热开展,会上总裁赵旭州为300多商家作了动员演讲 ![]() 2017年8月8日,集团总裁赵旭州赴广西桂林指导承和集团大型文旅地产项目 ![]() 2017年7月12日签约昌吉四季鲜产业小镇项目 |
于凡:少年感的宿命发布时间:2015-5-7 浏览次数:1724次 草场地,与不远处游人如织的798东西相望。因为保留了乡村的生活形态,这里的安静显得更有学术气氛。十年前,艾未未为草场地设计的建筑群早已被知名画廊和艺术家填满,而这一次,如水波一样的灰砖墙面上,浮现出的是一种几近“天真”的音律,而这个“扶墙走音”的主人,便是于凡。 作品《坐着的女孩》由16个女孩的单体浮雕组成,这些身着时髦紧身衣的女孩摆出看似矜持,实则萌动的动作,蠢蠢欲动却又欲说还休……批评家刘礼滨把于凡的浮雕作品类比做一种富于音律的“轻捻慢弹”——这个动作联系着于凡作品超越性背后的灵动抑或悸动,敏感抑或病态的气息。 无论是《上学的于果》、《坐着的女孩》、《雷峰塔和Lily》、《黑猫》或者带有于凡标志性的“小水兵”和“马”,都很难定义成具象或者抽象。于凡说,他很多作品中的形象,其实只是儿时脑子里一个“朦朦胧胧”的印象,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当然,除了他那件极具颠覆性的《王荣国》。
王荣国:放下架子,艺术家是什么样 2003年,于凡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做《王荣国》这件雕塑,这是一件高3.3米的大体量雕塑,完全写实,不带有任何艺术家的个人色彩。 于凡最早结识王荣国是因为家里装修,王荣国在于凡家做工人,后来他和王荣国成为朋友,还介绍他到美院的雕塑研究所做了一段时间的木工。2004年,于凡还把王荣国介绍给艺术家隋建国做助手。 “他是一个很典型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北京呆了十几年,从单干到加入装修队,又到后来——给艺术家做助手。他身上伤痕累累,一般木工很难全须全尾,什么都全,他的手指头去了一截……就是这样一个很典型的民工。”于凡说。 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甚至政治理想主义的学院式教育中走过来,于凡选择了最写实、最普通的手法;选择了一个最普通的人;选择了没有个人风格;也选择了不会有市场……在创作的这一年中,他没有任何助手,从做到翻再到修,都由于凡一个人完成。于凡说,“只有我自己做,这个事情才成立。” 一年的时间,于凡让自己忘记艺术,只是单纯地去复制这个对象。有时候,他需要王荣国来到他的工作室,让他进行临摹,有时候他照着王荣国的照片做。他想要知道,“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跟别人怎么相处。”而他的这件《王荣国》则给出了答案:“以前艺术家总是高高在上的,把一个模特做一个参考,然后做自己的风格;还有一种态度是美化现实,为政治需要理想化。总之模特就是一个参考物,永远不会是一个主体。而我是把模特当做主体,所有的东西不会加以我主观的处理手法,只是忠实地复制他。他——王荣国是主体。”于凡说,“表明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态度,艺术家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要真正付出自己的时间,然后去做这个雕塑。” 于凡以一种足够严肃的态度向写实雕塑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告别,这个“实在到了极点”的《王荣国》成为于凡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于凡的理想变为“我类似在做一个杯子。”批评家刘礼滨将于凡的这一追求解读为“把雕塑做没”。
我前面多少年全都是弯路 采访于凡时,他刚刚从欧洲回来,对德国慕尼黑州立博物馆里中世纪的木雕记忆犹新。于凡当时看到那些中世纪的木雕很有感觉,因为跟他十年前特别想要做的雕塑高度吻合。他把木雕拍下来,上传到微信的朋友圈里,学生们看了惊呼,“这不是‘师爷’的作品吗?”这个时候一个念头从于凡脑海中一闪而过,“我要是早十年来到这个博物馆看到了他们的东西,那我这十年会发展成什么样?” 于凡经常告诉他的学生,“不要停留在想,有的想法需要动手去做。”教学这么多年,于凡知道学生们脑袋里面的“弯弯绕”,“总想着出什么点子,然后一炮打红,一炮成名,一下子吓到别人,一下子变成大师”,于凡说,“这不可能,你不把错误都犯完了,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当然,这也是于凡的人生经验,“如果你说我前面走的全部的路都是弯路,都没有问题。” 回到具象雕塑,于凡觉得,“这里的东西很多人都没做过,这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或者是根本中国就没做出的东西,我想去做。” 或许不能假设如果十年前于凡去了慕尼黑看到了中世纪的木雕,现在会如何。但是于凡又说,虽然以前的十二年全部都是弯路,但其实也是最正的路,“人这一辈子前面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没有什么事儿是不应该发生的。其实都是对的,是对自己有好处有帮助的。”
少年的宿命 “扶墙走音”的展览中,有一件作品《上学的于果》,于果,正是于凡的儿子。 于凡说自己的童年没有于果幸福。那时候跟现在差不多,他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他不怎么好好学习,甚至初中都没有毕业,但是他把大人不让看的书全部都看了一遍,每个暑假,他都会去青岛的海边度过,早上去,晚上回来。 他的朋友慢慢发现,于凡的作品都做成了“于果式”的瘦长形,无论女孩、水兵、或者是马……于凡想了想,“可能是对于果的感情在里面。” 可无论于凡的马做得又多大,人做得有多高,都会给人一种“芭比娃娃”的感觉。而徐冰给出了最贴切的解释:“因为芭比娃娃的特征是她很时尚,有一种人类共同的审美感。西方的孩子特别喜欢芭比娃娃,因为他们特别美身材修长,长大了之后就会有一种成熟感,大人的性感。”于凡的作品里总会有这种感觉,“一种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早日成熟起来的感觉”。 于凡说,自己的好奇心很重,所以经常会,“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但是这种“少年气”只有能够读懂他作品的人和熟识的人才能看得出来,因为他平时总是一副严肃的做派。徐冰说,“艺术是宿命,少年感是于凡的宿命。”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