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年7月17日,总裁赵旭州为甘肃建投控股集团物流园项目进行远程战略指导会议 ![]() 2018年6月20日,总裁赵旭州为江苏盐城广益来综合体项目进行战略定位汇报会议 ![]() 2018年5月11日,总裁赵旭州为江苏盐城广益来综合体项目进行战略诊断与指导会议 ![]() 2018年4月11日,总裁赵旭州为湖南永州物流园用地项目进行定位诊断与战略谋划 ![]() 2018年3月15日,总裁赵旭州与唐山古冶区区长张雪梅进行特色商业小镇项目战略指导会议 ![]() 2018年3月14日,总裁赵旭州与清华建筑设计院进行第一城 • 后时尚小镇项目建筑规划设计指导会 ![]() 2018年2月1日谋划诊断际华国际三五三九鞋厂文创园定位 ![]() 2018年1月22日谋划指导商丘豫东国际食品城项目 ![]() 2017年12月28日赵总裁与万达前副总裁陈平进行行业深度探讨与交流 ![]() 2017年11月19日,总裁赵旭州出席安徽阜阳国际服装城招商发布会并作招商动员演讲 ![]() 2017年11月4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与新疆富美集团高层领导就富美国际家居建材城2期项目的战略定位召开工作会议并作详细汇报演讲 ![]() 2017年11月3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与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及昌吉农业局、建设局、房管局、财务局等部门重要领导召开园区战略规划会议 ![]() 2017年11月2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考察新疆伊犁新月湾家居建材市场项目并进行战略定位指导 ![]() 2017年10月31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赴新疆伊犁考察亚中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项目并进行市场运营系统指导 ![]() 2017年10月30日,总裁赵旭州、副总何利鹏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考察霍尔果斯国际物流园、国际客运中心、南部联检楼等大型不动产项目并进行战略定位指导会谈 ![]() 2017年10月24日,总裁赵旭州应郴州市鼎成置业有限公司之邀,实地考察智付•星云汇项目并进行战略定位谋划指导 ![]() 2017年9月23日,湖北十堰金港商谷项目全国招商大会隆重举办,国际国内100余家品牌商赴会参加 ![]() 2017年9月10日,盛世国际“淄博印象美食城”选铺签约活动火热开展,会上总裁赵旭州为300多商家作了动员演讲 ![]() 2017年8月8日,集团总裁赵旭州赴广西桂林指导承和集团大型文旅地产项目 ![]() 2017年7月12日签约昌吉四季鲜产业小镇项目 |
嵌入式养老:一种最理想的养老方式发布时间:2019-4-2 浏览次数:1314次 如何为我们的父母养老,如何为将来的自己养老,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老人在家门口安度晚年,而子女工作尽孝两不误,这种“一碗汤的距离”的美好景象,仿佛温情脉脉的度量,寄寓着社区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本能需求:便利、可及,出行成本趋近于零。于是,作为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之外的补充和整合,“嵌入式养老”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嵌入式养老”? 所谓“嵌入式养老”,就是养老机构与社区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机构,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如果大家看过刘德华主演的香港电影《桃姐》,那么应该对“嵌入式养老”并不陌生:电影中桃姐在一边手臂失能后入住的就是这样的嵌入式养老院。在香港,建在社区中甚至就是居民楼裙楼的小微型养老院就有很多。 横向对比来看,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着个性化、专业化养老服务能力不足;机构养老面临着老年人情感慰藉的缺失,存在过度社会化问题。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将市场主体适度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资源都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既克服了家庭养老社会化不足的弊端,又解决了机构养老过度社会化带来的问题,是一种适度社会化的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还维系了老人们原有的社交圈和生活圈。 既然嵌入式养老既能够让老人就近养老,又不耽误子女工作,这种两全其美的养老模式在国内有没有成功的先例?是怎么运作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所有人都举双手赞成这种模式吗?国外有哪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未来这种模式应该如何有效推进下去?接下来,我们一一解读。 PART 1:嵌入式养老的国内实践 (一)上海模式及经验总结 1.上海模式的实践 2014年下半年开始,上海以长者照护之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为重点,开展社区嵌入式、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此后,这一模式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例如,北京市的驿站式养老、石家庄市的普爱长者照护中心等。 长者照护之家是为老年人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一般采取小区嵌入式设置,辐射周边社区。这种养老机构建设与社区之中,可以让老年人在不离开自己社区环境下,享受到养老服务。这一实践的开展,在社区建立起了更加亲民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嵌入式的应用,有效的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 长者照护之家通常面积在300-500平方米,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为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为三级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短期住养照料;为大病出院仍需康复护理或家属需要喘息服务的老年人提供短期寄养服务;有条件的长者照护之家可以根据自身供给能力和社区内老年人养老需求,开展其他可以延伸至社区、居民家庭的服务,如家庭护老者培训等。 比如,浦东新区的浦兴社区福苑长者照护之家是上海建设完成最早、证照齐全正式运营最早、公建民营的社区微机构,设施基础条件为室内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户外花园面积130平方米,核定床位数14张。主要为本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等级3-5级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24小时托养、喘息服务、居家上门拓展性服务、失能家庭照护者培训等。 总的来说,长者照护之家并不鼓励老年人连续入住,对处于术后康复、大病出院的过渡期,需要医护人员陪伴并辅以一定康复训练的,可以安排入住;随后对得到及时照料恢复情况良好的老人,可以通过护士定期随访、家庭照护力量训练,以及护理人员每日的助餐、助浴等照料,将服务送上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家庭服务。 经过连续三年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长者照护之家已经在全市广泛开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长者照护之家73家,床位数共计2100多张;到2017年底,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每个街镇将至少拥有一家长者照护之家。长者照护之家既是养老机构向社区、家庭的延伸,也是机构、社区对家庭养老的支撑。 2.上海模式的经验与不足 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模式在方向上是正确的,在操作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之有效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这一模式在内容上填补了社区照料在喘息服务、中度失能老人服务、家庭护理专业指导等多方面的空白;在能力上显著提升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及其对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支持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养老服务在专业性和效能上短板,缩短了和机构服务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效率上充分发挥了社区零散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各项社区服务之间的集合效应。总结两年多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发展的具体经验,主要有: 一是定位高起点、高质量,不仅硬件设施要达到标准,而且服务要具有专业性。上海制定了《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本市长者照护之家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同时,通过招标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实施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开放式运行,不仅为居住在设施里的老人服务,同时还面向社区居家老人开放部分服务设施,也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三是资源统合,既可以利用设施开展其他社区服务内容,也可以利用其他设施服务于入住的老人,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与此同时,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比如社会上仍存有的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偏见,“希望有养老服务、但不要养老机构在身边”的邻避效应;如何更进一步整合社区内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志愿服务资源,在养老服务中形成更大合力;如何进一步降低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提升效益等等。 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提出,反映出当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尚在发展初期,社会正能量作用尚未充分显现、规模效应尚未完全形成、社会认知度尚待进一步提高,是发展中的问题,应当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加快发展的方式来解决。 从长远看,要从当前的瓶颈问题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为社区嵌入式养老发展创造条件。比如,要加大人力资源保障,加快发展专业的护理员队伍,增加收入,提高服务水平;要构建稳定持续的机构投入机制,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形成长效运作机制;要加强监管,完善机构运作标准,为机构的规范运作保驾护航。 (二)合肥模式 1.合肥模式的实践 (1)政府引导,公建民营模式开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合肥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的用房均由政府提供,以免费或低偿的形式提供给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形式多为委托经营,政府与养老机构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费用由机构自营加政府补贴,嵌入式机构除享受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外,根据入住老年人的护理等级,还享受床位补贴。例如,龚大塘乐年长者照护之家主要入住失能失智老人,分为4个护理等级,每月分别享有200元、300元、400元、600元的床位补贴。 (2)社会参与,专业养老机构发挥建设与运营功能社区嵌入式养老,改变了以往社区居家养老由社区承担养老服务工作的“大头”、政府为主要“买单者”的局面。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进行建设和运营,一方面解决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困局;另一方面也为社区中有需求的老年人就近入住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了平台。例如,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和龚大塘乐年长者照护之家均是由安徽乐年健康养老产业集团运营,除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用房以及政策性补贴外,整个嵌入式养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均由该集团自主负责。 (3)试点推广,社区嵌入式养老在摸索中发展在试点运行的过程中,庐阳区通过出台政策明确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服务要求,构建了服务质量评估机制,理清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与街道(社区)之间的协作关系,初步建立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保障体系。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庐阳区逐步扩大了社区嵌入式养老的布点范围,力争至2020年实现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全区覆盖。 2.合肥模式的主要经验 第一,政府提供无偿或低偿用房是嵌入式养老模式发展的基本保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典型特征,服务链条长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势必加重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运营负担。例如,龚大塘乐年长者照护之家的床位仅有12个,而工作人员就有7人。其中,行政人员1人、护士2人、护工4人。如果加上市场化的房租成本,不仅不能营利,甚至连基本的收支平衡都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合肥市庐阳区现行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其养老服务用房基本上都是街道(社区)无偿或低偿提供的,为了保障嵌入式养老机构能够安心发展,房屋使用合同签订的时间一般都较长,如龚大塘乐年长者照护之家签订的房屋无偿使用期限为10年。 第二,综合型养老机构连锁运营是嵌入式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准入条件、评审标准以及功能设置、运营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嵌入社区的养老机构一般都是依托于养老企业集团。通过调查合肥市庐阳区现有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现,集团化、连锁化运营是这些嵌入式养老机构的重要特征。 例如,龚大塘乐年长者照护之家和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是安徽乐年健康养老产业集团设立的。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依托的则是万科集团的养老服务机构,万科集团近些年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开展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综合型养老机构连锁运营在服务质量、规模效应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成为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最佳选择。 第三,“一体化”发展和多功能运行是嵌入式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嵌入式养老机构不仅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还将服务扩大到整个社区及周边的老年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也是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场所,多功能活动区面向社区的老年人开放,提供会客交友、棋牌娱乐、免费保健等服务项目,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类上门服务,如送餐、助浴、日托等。 医护服务的嵌入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重要特征,因为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的老人主要是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医护服务是重点,医养结合是特色。嵌入式机构不仅要配备专业医师和护士,而且,还与附近的综合性医院签约,开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成为微型“医养结合体”。例如,龚大塘乐年长者照护之家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庐阳分院签订了服务协议;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不仅自建了诊疗室,配备了全科医生和专业护士,还与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服务协议。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