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色小镇不特 仿古小镇不古 |
![]() |
康养小镇产建立在旅游产业、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及养老产业基础之上,以中国传统的养生的理念及方法去解决养老问题的复合型房地产开发模式。 日前,西部某县的文旅小镇,民俗文化街上灯笼高挂,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木雕花窗、青砖粉墙,两边的商铺生意却冷冷清清。 当地商户说,民俗街刚开业时火过一阵,可小镇位置偏远,周边又没什么大景点,聚不来人气,不少店家只好关门。 一些特色小镇千镇一面,历史文化街区缺乏特性,在当下已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特色小镇或仿古文化小镇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之一,既做到了在强调文化传承,依托本土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的同时,发展地方经济,有可以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的重要空间载体。 但一些地方看似文化色彩浓郁,实则缺乏深厚底蕴和独特性,以至于热闹一阵就沉寂了。 一、仿古小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原因 造成特色仿古小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缺少个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地方政府对特色小镇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将建特色小镇单纯理解为招商引资,并将指标和任务层层分解摊派; 2.部分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盲目跟风,缺乏对自身特色、资源禀赋、文化遗存等优势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没有实现每个小镇的成体系,有深度的文化呈现。 3.一些项目设计不切实际,对现阶段人民大众文化旅游的真实需要和实际消费能力把握不准。有的还借特色小镇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没有兼顾宜居与宜业,没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 花巨资打造的特色仿古小镇昙花一现,不仅影响城镇形象,更会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伤害投资者信心。 二、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四大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1.合理规划小镇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通过整合重组、转型升级、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注重对传统优势文化的整合、创新与提升,借助全新的规划和文化解读,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小镇社区功能,在人口数量与分布、空间结构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 3.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让社会资金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减轻政府资金投入压力,把特色小镇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的承载平台,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4.构建更具活力的制度体系。应围绕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内容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政策。 |
![]() |
标签: 特色小镇 |
![]() | 从4大区位条件 解读文旅小镇依托类型! |
地铁逛商业,上海地铁3号线沿线商业项目大观! | ![]() |
相关新闻 | |
![]() |
现在商业地产行业怎么了? |
![]() |
商业地产运营举步维艰是因为什么? |
![]() |
商业地产招商难,难在哪里? |
![]() |
夜间经济等于夜市? |
![]() |
产业园区的五种运营模式 |
![]() |
购物中心运营时代:以什么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