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
![]() |
项目同质化加剧 不过,未来超过千万平方米的商业供应量也带来了竞争困局。2009年起,武汉楼市进入商业综合体的开发热潮,此后以年均10个左右的速度推向市场。目前,武汉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多达40多个。这其中,不少本地项目定位类似,品牌同质化日趋严重。 新华西路和发展大道交汇处的唐家墩商圈包括苏宁、国美、工贸等家电卖场,还有华南国际市场、大武汉1911、菱角湖万达广场等综合购物广场。“这块区域商业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当几个项目基本上都一样,包括招商、面积和商业定位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如何竞争,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是个非常直接的问题。”前述熟悉武汉商业地产的业内人士直言。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再比如武汉徐东商圈,周边除了以往的中商平价、销品茂外,还新增了福星惠誉和东湖春树里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事实上,供应量的加大就导致招商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便牺牲自身利益去迎合商家。“只挂了广告牌而没有开业的商铺非常多,屡见不鲜,很多项目里面都会有,很好位置的商铺就停在那里。”上述人士称,“住宅做不好还可以慢慢卖掉,商业地产运营不好,其结果就是所有的铺子只能全部关门。” 挑战之下,本地大鳄武商集团也在不断调整。武商集团将旗下各大商场进行细分,国广的定位转变为奢侈品,武广侧重于化妆品销售,世贸广场则以黄金珠宝为号召,通过错位竞争,深耕市场。 |
![]() |
标签: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
![]() | 批发市场关停 太原雪糕批发显现行业拐点 |
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发力 电商应用前景向好 | ![]() |
相关新闻 | |
![]() |
现在商业地产行业怎么了? |
![]() |
商业地产运营举步维艰是因为什么? |
![]() |
商业地产招商难,难在哪里? |
![]() |
夜间经济等于夜市? |
![]() |
产业园区的五种运营模式 |
![]() |
购物中心运营时代:以什么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