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如何借文化与旅游产业“生存”下去?文旅地产是新方向? |
![]() |
来源于《世界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力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是全世界国内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市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额达到8409亿美元,已由2008年的第四位上升至首位,超过美国的8208亿美元,变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游市场。报告预测,今年我国国内游人数将达到6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可望达到5.6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文旅地产运营思维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思维,旅游业被推升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新高度,消费升级推进文旅地产的开发向着场景化、体验化、移动化、个性化转型。而转型就会产生机遇与挑战,因此注重品牌建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特色和商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房企纷纷瞄准文旅地产 自去年以来,房企总体的生存压力逐步加大、融资成本持续走高,一连串市场调控政策让房地产企业开始思考转换“赛道”,许多房地产企业开始高喊“活下去”的口号。正因为如此,今年被业内觉得是房地产企业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而文旅产业也就成为地产界公认的转型突破口。 近期,多家房地产企业公开了3月份销售业绩,数据显示,百强房企销售规模进一步增长,单月环比增速也高于去年同期。但综合整个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来看,房企整体业绩规模略有下滑。不仅如此,从房企年度报告来看,百强房企广泛降低了今年的业绩预期。 特别注意的是,业内的“动荡”从去年开始就已显现。经过多家上市公司去地产化、龙头企业改名的事件之后,房企不断现身“辟谣”,并强调“地产开发依然是其主业”。但实际上,它们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企业多元发展的触角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 根据仲量联行测算,我国都市中休闲客群人口总数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456万人增至2017年的1.8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4%。预计至2020年,都市休闲客群人口数量将达到2.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8%;2030年这一数量将达到3.9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7%。休闲游客的增多,让市场开始成熟,主题公园、民宿、度假酒店、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文旅地产细分类型变得大有作为。 在此发展“钱景”下,恒大、华侨城也成为较早在文旅地产领域布局的房企。早在2017年,恒大旅游集团便发布了 “恒大童世界”这一品牌项目的信息,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建造15个世界级的主题乐园,向迪士尼乐园“叫板”。 今年3月,融创中国也透露了要在全国建设十座文旅地产城、四个旅游度假区和九个文旅地产小镇的计划。每一座文旅地产城均有乐园、商业、酒店三个主要业态,包括雪世界、水世界、海世界、电影世界等。融创中国方面还表示,文旅地产板块将成为企业未来新的价值增长点,力争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被打造成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品牌。由此,融创中国进军文旅地产产业的“野心”可见一斑。 而从近些年的文旅地产项目中,房企也初尝胜利的滋味。根据融创中国3月26日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融创文旅板块成本支出为11.13亿元,2017年成本支出大概为6亿元,两年累计成本约为17.13亿元。再加上行政支出等费用13.27亿元,总计成本为30.4亿元。从2018年的情况看来,整年累计成本大概为20.09亿元,营业收入为20.28亿元,营收和成本基本持平。但若是加上2.4亿元的别的收入及收益,2018年融创文旅税前利润为2.59亿元,已可勉强实现盈利。 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国内已经超过三成百强房企布局文旅地产。除开上述公司外,碧桂园、雅居乐、万科、保利等品牌房企也在名单之列。有业内人士表示,房企建设文旅地产有诸多“先天优势”,再加上近些年文旅地产产业、小镇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也为房企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 房企如何搭上“顺风车” 虽然被业内认为是机遇,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机遇”却不是那么好抓的。对于房企而言,未来该如何搭上文旅地产的“顺风车”呢? 值得注意的是,文旅地产这个香饽饽,作为长周期运营的特殊细分领域,正在面临着同质化、定位不清、盈利欠佳和难以持续运营的情况。比如已经退市的中弘股份就曾把文旅地产这个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如今旗下海南如意岛100%的股权却出售给了佳兆业集团。项目经营困难,因此也有人将“文旅”戏称为“苦旅”。 业内人士认为,文旅地产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是区域分布不均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其次,文旅地产被地产商作为拿地和营销的噱头,概念强于落地。同时,文旅地产项目还存在着同质化严重、运营不当、客户黏性不足的问题,许多低层级项目存量难以消化。
文旅地产的发展已逐渐回归旅游本质,“去地产化”是大势所趋,文旅地产未来不再是简单的“卖房子”,不再是以销售房子为导向,而是实现从开发土地、建设住宅,到经营旅游物业和商业物业,乃至房地产服务业的全流程、多组合盈利模式,使得企业可以取得综合性、多元性、跨领域的复合效益。作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地产,文旅地产需要思考消费特征及需求变化、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在拿地策略、客群的定位等方面应做详细分析。运营者应将文化与旅游进行充分有机结合,形成鲜明的主题,以打造差异化体验。 在特色文旅地产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型文旅地产产业大平台快速发展的机遇之下,文旅地产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升级后的文旅地产产业需要满足真正的市场需求。来源快资讯 |
![]() |
标签: 文旅地产 |
![]() | 文旅地产文该如何拓展? |
社区商业的命门 | ![]() |
相关新闻 | |
![]() |
现在商业地产行业怎么了? |
![]() |
商业地产运营举步维艰是因为什么? |
![]() |
商业地产招商难,难在哪里? |
![]() |
夜间经济等于夜市? |
![]() |
产业园区的五种运营模式 |
![]() |
购物中心运营时代:以什么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