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模式”有点老了? |
![]() |
竞争不过当地的老牌批发市场 位于淮阴区的淮安义乌商贸城,紧邻淮安汽车北站,附近有淮安火车总站和公交总站,交通条件不差。但这里的生意也很萧条。 淮安义乌商贸城的一期一共四层,每层销售不同商品,从服饰到文具、鞋包、数码、五金、家纺、食品等都有。除去四楼的仓库,每层楼大约有900多个铺位。记者看到,早上10点,不少都没开门,一些商铺挂着转让信息。 商户钱老板是2012年11月18日淮安义乌商贸城开业的时候就入驻的商家,做的是文具生意,当初,他一举包下了12间商铺,连货物和装潢总共投资了50万,但去年一年,他只赚回了2万多元。 “还好总店在淮安苏北批发市场,现在生意就靠总店撑着。”钱老板说,他在“义乌”这个店不算小,但零售的多,批发少。同样是开分店,老店在汇通市场的李老板,则表示自己跟弟弟在“义乌”包的两间新商铺,已准备低价转租了。“还是要靠汇通的生意撑着。” 宿迁 在夹击下艰难转型 2006年8月,宿迁市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总面积46万平方米的主市场开始正式营业;2010年10月,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家居广场正式营业;2011年5月,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精品街投入使用。 这是宿迁市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然而,许多商户均表示最近两年销售额有明显下滑。 “2011年几乎每个月都能达到20万,多的话都能达到40万元。但是前年开始明显下滑,好的时候一个月就十几二十万。”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内,经营妇幼用品批发的商户小刘翻开他的账本告诉记者,他从2006年开始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经历了从逐年增加到2011年开始下滑的全过程。 小刘告诉记者,近两年,同行竞争和网购盛行对小商品批发行业有较大影响。2011年,同一条街上从事妇幼用品批发的商铺只有七八家,而现在已增长到了十五六家。另外,由于网购的迅猛发展,从2011年开始,小刘就明显感觉到零售的商品少了。许多顾客在询问价格时都表示:“网上买的质量也跟这差不多,还便宜。” 在网购和同行竞争的刺激下,许多商户为此也在寻求转型的道路。“从去年底开始增加产品种类,增加了一些婴幼儿配套的服装和日用品,零售的商品没有以前多了,虽然在批发的数量上有增加,整体有回升,但还是不如以前。”附近另一家妇幼用品批发铺的老板说。 在家居广场附近,一位经营家纺的商户告诉记者,这一类商品大多是零售和团购,批发所占的比例不大,再加上卖的都是床单、被褥等“大件”,受网购的影响较小,所以目前的生意还比较惬意,但很难保证将来会继续轻松下去。 相较于家纺行业的轻松,位于商贸城南侧的建材市场就烦恼得多。“竞争激烈,一年不如一年。”从2008年开始在义乌商贸城经营建材门市的业主王先生介绍,2008年至2011年是宿迁市建材行业的“黄金期”,当时不仅宿迁市区对建材的需求大,就连周边城市、县区也需要到他这里进货。“其他城市的订单今年比2008年最少下降了80%。” “商贸城旁边就有一个建材城,选择多了起来。现在我们这里都是一些老客户,新面孔很少。”王先生说。 为了摆脱困境,“如何转型”成了周边建材商们最常讨论的话题。大多数商家目前都在自身商品的品牌打造、增加商品种类和销售渠道上下工夫,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义乌 “义乌模式”曾经如同电商一样凶猛 “我们曾经向义乌当地交过一笔费用,但实际上,我们不属于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南京义乌小商品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汤传义说。这种情况很普遍,宿迁、淮安的“义乌小商品城”也跟义乌没太大关系。“主要是复制了义乌模式。”有知情人肯定地说。 |
![]() |
标签: 市场 |
![]() | 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外迁受困 落脚土地指标悬而未决 |
即墨整合专业批发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 ![]() |
相关新闻 | |
![]() |
现在商业地产行业怎么了? |
![]() |
商业地产运营举步维艰是因为什么? |
![]() |
商业地产招商难,难在哪里? |
![]() |
夜间经济等于夜市? |
![]() |
产业园区的五种运营模式 |
![]() |
购物中心运营时代:以什么取胜? |